[Table_Summary] [Table_Summary]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品落地的主要瓶頸在于模型側。模型側對機器人多模態(tài)對齊數據有較高的 需求。數據驅動的大模型需要大量機器人多模態(tài)對齊數據投喂,對機器人數據的數量和質量 都有較高的需求。機器人廠商解決機器人數據短缺主要靠兩種途徑:1)通過為數眾多的機器人在物理世界中收集數據;2)通過 AIGC、數字孿生等方式合成仿真數據。因此建議關注模擬仿真相關標的。
機器人軟件:越過 L2,直接從具身智能開始
AI 模型的發(fā)展已經接近關鍵節(jié)點,多模態(tài)模型具備了一定的成熟度,為人形機器人系統(tǒng)的發(fā) 展鋪平了道路。復盤特斯拉智能駕駛的發(fā)展路徑可以發(fā)現,人形機器人模型可以采用自上而 下的形式,直接從 L3 級開始構建模型系統(tǒng)。在機器人時代,主流軟件廠商都選擇了數據驅動 的開發(fā)范式。數據驅動的機器人模型具備較高的泛化能力,不僅可用于高復雜性場景,還能 在環(huán)境溝通中自主學習。受限于算力不足以及數據集短缺,模型控制層暫時只能以規(guī)則驅 動。特斯拉正在以數據驅動快速迭代機器人系統(tǒng)。目前特斯拉已將為數眾多的 Optimus 放進 汽車生產工廠,安排其協(xié)助完成工廠內的電池分揀工作,形成了數據飛輪。
機器人硬件:性能優(yōu)化與云邊端協(xié)同
機器人從汽車感知系統(tǒng)上繼承了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并且提高了傳感 器數量和性能。此外,為了實現更精準的操控,機器人新增加了一維力和一維力矩傳感器、 關節(jié)電機內部的位置傳感器、IMU、用于腕關節(jié)和腳部的六維力傳感器、觸覺傳感器(指尖、 手掌、高碰撞風險區(qū))等部件。
當前條件下,如何平衡云端的計算延遲與端側的算力不足是機器人 AI 大腦的核心矛盾之一。 放眼未來,機器人大腦在一段時間內或采用云端大腦與端側模型并行的技術路徑。在云端, 特斯拉自研 DOJO 超算平臺支撐人形機器人的底層算力。DOJO 芯片架構平臺由 D1 芯片組 成 , D1 芯 片 采 用 了 臺 積 電 的 7 納 米 制 程 工 藝 , 計 算 能 力 在 BF16/CFP8 上達到 362TFLOPS,FP32 峰值算力為 22.6 TFLOPS,TDP(熱設計功耗)為 400W。預計到 2024 年 10 月,Dojo 超算平臺的有望匹配 30 萬塊英偉達 A100 芯片的算力。特斯拉自研的 Dojo 超 算平臺有望為公司節(jié)省超過 65 億美元的算力投入。
商業(yè)模式:從制造到運營,機器人有望復刻路徑
具身智能將帶來產業(yè)鏈的重構,其中軟件將在產業(yè)鏈中具備最高價值量。未來隨著大模型的 滲透率提升,機器人智能化程度有望大幅度提高。參考智能汽車領域的“軟件定義汽車”邏 輯,軟件算法或成為人形機器人廠商的技術護城河,是機器人主機廠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因素。
資料獲取 | |
服務機器人在展館迎賓講解 |
|
新聞資訊 | |
== 資訊 == | |
» Graph AI:大模型浪潮下的圖計算白 | |
» 2024年AI大模型對我國勞動力市場潛在 | |
» 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系列白皮書-元宇宙 | |
» 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系列白皮書-體育人 | |
» 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若干措施[深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商業(yè)化十大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創(chuàng)新十大榜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上市企業(yè)十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關鍵技術十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投資者十大 | |
» 2024年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潛力十大榜 | |
» 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藍皮書:人形 | |
» 人形機器人行業(yè):黎明破曉,AI歸宿,全球 | |
» 人形機器人與科技新革命:市場規(guī)模有望突破 | |
» 人形機器人Digit:跑通落地場景并批量 | |
== 機器人推薦 == | |
服務機器人(迎賓、講解、導診...) |
|
智能消毒機器人 |
|
機器人底盤 |